日本經營診斷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連載3) ----企業診斷研究連載(3) |
作者 北京理德斯普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首席戰略咨詢顧問 孫紅軍* |
3.1以經營診斷作為中小企業研究的切入點,同時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管理咨詢業務領域的的拓展提供了新的途徑,使兩者相得益彰。 在日本,關于中小企業的研究,是以“企業結構論”和“現代經營論”為理論基礎,從企業的萌芽期到成長為大企業,對異質性的“企業立足”問題進行了連續的實證跟蹤研究和理論探討,并逐步形成了“企業戰略”、“企業組織”和“企業關系”等企業經營管理理論。在上述的研究過程中,重視對研究成果的實踐檢驗和可靠性評價,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檢驗證明是正確的、并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具有指導性的研究成果,才能通過管理咨詢實踐進行推廣。 最近日本的管理咨詢顧問,對“聯結的經濟問題”與“市場創造型中小企業”等具有代表性的課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其中包括對“企業(組織)關系的經營診斷”、“企業分工關系的變化”、“企業系統的變革”等進行了深入探索,對中小企業的經濟轉型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咨詢服務。 例如,以“聯結的經濟”為前提的系列研究結果強調,在網絡時代,由于因特網與規模大小無關,任何企業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市場創造,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之間也有可能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新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按訂單進行多品種少量生產的中小企業必須打破目前企業之間的嚴格界限,強化按專業化分工實行企業聯合,或者通過網絡結成經營實體”。 這些研究也為企業管理咨詢提供了新視點和新領域。因此,對這類企業進行經營診斷時,要特別注意對企業間網絡功能的評價。對專業的聯合型企業和網絡型企業進行經營診斷時,還要分別針對經營診斷中遇到的共性與個性問題,悉心研究新的經營診斷技術與經營診斷指標。 關于中小企業的研究也涉及了對經營診斷理論的探索,引起了企業界和咨詢界的廣泛注目。例如,以“中小企業進出新經營領域的成功要素分析”為代表的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西陣紡織業研究”、“新經營診斷論”、“經營者經營診斷研究”等都對經營診斷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了新的見解。以經營診斷作為中小企業研究的切入點,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 經營診斷學強調其可靠性與嚴謹性,經營診斷研究為實證檢驗提供了技術與理論的框架。由于中小企業研究借助了經營診斷學的研究方法,吸收了經營診斷學的研究成果,使其有了可以拓展的新天地。 |
3.2通過有組織的經營診斷實踐,完善、充實經營診斷的理論和技能。 經營診斷學與經營診斷實踐二者之間具有互補的機能。《經營診斷者論》、《經營診斷組織論》、《經營診斷教育論》在經營診斷學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許多研究涉及了經營診斷實踐,也包括以經營診斷為對象的研究成果,即經營診斷學和經營診斷實踐。在日本,經營診斷實踐是以中小企業診斷協會和經營診斷學會為核心組織的,并由中小企業診斷士和經營咨詢顧問進行推進的。關于經營診斷學與經營診斷實踐的最新研究成果歸納如下。 a.通過培育企業內管理咨詢顧問,開發新的經營診斷方法,并使之系統化、精確化 在日本的許多大中型企業內,都活躍著一批通過診斷士資格(中小企業診斷士或經營診斷士)認證的企業內的管理咨詢顧問,他(她)們在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推進管理咨詢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并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新事業開發的革新及案例研究”就是由企業內經營診斷士完成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對如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進行新事業的開拓、開發程序及案例等,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述。許多研究者強調要進行經營診斷學研究,就要收集這類開發實例,對企業的規模、業種、業態、地域等進行分類整理,并以此作為基礎,發現客觀的并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再將其作為經營診斷指標,開發新的經營診斷方法,使之系統化、精確化,對經營診斷體系的形成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b.通過企業經營診斷實踐建立系統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 日本政府及有關機構制定的關于企業管理咨詢的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文獻,都是在管理咨詢顧問大量的、系統的、嚴謹的、連續的管理咨詢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特別是推薦使用的在指導管理咨詢機構和咨詢顧問進行企業診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評價標準”和“診斷指標”,就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例如,大競爭時代零售業的經營診斷方法:該項研究以“企業是社會的存在”為命題,論述了“企業的社會貢獻活動”、“經營者的理念和領導能力”、“動態的組織體制的創立”等,并建立了系統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驗證結果的精確度很高,作為經營診斷的方法論是一種有力的工具。 c.通過網絡、聯盟戰略提升咨詢顧問的咨詢效果; 網絡時代給社會、經濟與產業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巨大變化,管理咨詢也要適應這種變化,建立新的發展戰略。一些研究者以經營診斷效果和經營診斷者素質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網絡時代管理咨詢發展戰略的研究。研究結果強調,網絡時代的經營診斷不僅要求經營診斷技術和經營診斷基準的共有化,還依賴于個人或集體的經營診斷技巧。經營診斷士要通過經營診斷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利用網絡與聯盟戰略,開發有效的咨詢服務策略。 |
3.3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積極推廣管理咨詢的研究成果 日本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中小企業經營診斷制度,顯然在政策范上與制度上保證了,并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對管理咨詢研究和企業研究的突出成果的評價和獎勵制度,這一制度由有關協(學)會負責組織、推薦,對積極推廣經營診斷和經營診斷研究成果發揮了關鍵作用。 例如,針對中小企業的研究,包括商業街的研究、企業結構研究(轉包和專業配套)、技術研究、信息需求研究、融資研究等,這些研究早在3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研究成果已經應用在經營診斷實踐上。 在指導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實踐方面,管理咨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特定的咨詢工作。例如,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新領域的開拓,國際化,以企業變革為目標的企業經營分析和組織戰略等。 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例如,派遣有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專家、管理咨詢顧問、工程技術人員等協助企業解決經營管理方面遇到的問題。 支持陷入困境的企業接受資助工作。例如,合理調配來自外部的資金的使用,企業會計、財務分析、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等。 目前,日本的許多中小企業仍面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例如,一些中小企業雖然掌握著卓越的技術與技能,但由于受到綜合力欠缺或開發資金不足等困惑,今后如何發展,十分令人關注。對此,就要通過經營診斷實踐進行案例分析,對中小企業新產品的開發程序和遇到的問題詳細闡明。下述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a.網絡型商品的開發:該項研究是以網絡作為工具,研究對象是商品的開發。 b.初創企業的培育:是對初創企業的培育過程進行的實證研究。提出了通過產學結合、不同企業聯合與交流進行新產品開發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作為培育初創型企業的土壤。 c.企業的立地條件問題:一般來說,商業屬于立地產業,立地問題一直左右著商業企業的命運,服務產業也不例外,這些問題都有待于深入挖掘。 在中小企業研究與經營診斷實踐方面廣泛地吸納了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管理、企業財務、市場營銷等各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今后兩者的研究將會向著相互激勵、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方向發展,并將進一步得到充實和完善。 |
作者簡介:孫紅軍 北京理德斯普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首席戰略咨詢顧問,管理變革咨詢專家 本文刊載于北京科技咨詢業協會主辦《咨詢導報》 |
|
|